原作者swanglei
打印一個云臺的內齒輪座,由于打印面積很大,3M藍膠布粘得即使很牢,可是這么冷的天,材料由于熱脹冷縮,剛開始幾層還好,但是材料一厚起來,3M藍膠布逐漸地從平臺撕開來。下午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嘗試了各種方法都不行,其中我試驗了減少內部填充率,初始層溫度升高,過量擠出,等等等等,都試了,就是不行,最后我只能將模型拆分。
由此,我建議大家以后設計模型,在沒有多大必要的情況下,底面或者模型端面盡量設計有鏤空或者開孔等方式,大面積的接觸底板會造成模型的至少底面效果很差。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可以設計以小于45°向上累積的方式設計模型,但是最好避免圓角,因為實際打印發(fā)現大部分打印機不能很好地做出凸圓角向上的方式,凹圓角向上可以打印出不錯的效果。
在Gcode代碼生成軟件里面,填充模式可能有很多種,選擇一種很好的填充方式,其實對模型的打印至關重要。由于填充通常設置成高速運作,不好的填充方式會造成噴頭在XY軸上重復做低頻振動,輕者造成打印質量變壞,重者造成同步輪固定螺絲松動錯位,降低打印精度甚至毀掉整個模型。因此根據模型結構特性設置填充方式盡量選擇步進電機可以高速運行,又能保證盡量減少電機振動的頻繁性,這樣不但對打印質量有好處,而且對機器的保護也有好處。
比如說打印一個長方體,肯定選擇直線90°填充,其他復雜的模型也可以用這種方式打印,當然也有很多人默認使用蜂窩結構填充,在Cura里面只能是45°生成所有的填充結構,其實在我看來真的很死板。在Slic3r里面填充模式設置很豐富,不但可以設置各種填充模式,還可以設置填充角度,相當的靈活。今天突然想起自己其實填充犯了一個大錯,由于今天打印的零件是一個大面積的圓形結構,一直我自己默認的使用90°直線填充,突然想到slic3r里面有阿基米德螺旋線填充方式,那么圓形填充圓形結構的模型,這樣打印的速度不是會更快么?因此準備做這樣的一個打印測試。就這樣我相信一些設置的存在,那就肯定有它存在的理由,認真搞定每一個參數的意義。
測試發(fā)現阿基米德螺旋線旋轉中心是以遠離模型的某一點為圓心的。。。并不是像我們想象的以物體中點為圓心,填充效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好
我們Osin工程師針對平板對模型翹起給了一個很好的建議,藍膠帶的粘貼其實也是挺有講究的,在打印中心與位于中間兩條膠帶的縫隙相交,這樣模型的邊沿在平板上受力比較大,就會減小模型翹起的幾率
在打印第一個作品——花瓶的時候,由于花瓶是細長的,打印到上層時,熱床的膠布也還是無法粘住底層,總在最后一刻功虧一簣,花瓶最后總是被擠出頭噴口帶動了。
有什么方法能讓底層黏得更牢嗎?我郁悶啊……打高一點的東西都這樣:Q
我這種情況是不是得換一種附著力更強的高溫膠帶了。炕蛘哌有其他什么方法嗎?
你用的什么膠布。渴悄欠N棕色的耐高溫膠布么?還是3M的藍膠帶?再么,你的平板是加熱的對哇?模型底層具體的尺寸大概多少或者直徑多少?盡量給我的信息多點,哈哈。。。。。
你可以嘗試一下改變BED的高度,讓他跟噴嘴距離拉近點,目的是讓第一層盡量噴地給平板一些壓力,這樣能粘牢點。。。但是注意千萬不要讓銅噴嘴碰到平板,這樣很有可能損壞噴嘴的。!
再有么就是下次建模的時候給底下加個0.4mm或者薄點的基層。。。。。;蛘咧苯釉谲浖衫锩婕覴aft
最近實驗發(fā)現,使用加熱板粘材料對平板的平整度與噴頭移動軌跡的平行度要求極其高,如果平板與噴嘴的距離稍微大一點,就黏不牢,很有可能再打印個五六毫米就撬起來,更甚至打第一層就已經全垮掉。。。
而且打印PLA和ABS的設置速度與擠出量的配合很一樣,即使直徑一樣,設置絕對不一樣,所以剛入ABS的朋友們不能什么參數都覺得應該是一樣的。主要的原因是密度不同,就我查到的資料ABS的是1.05g/cm^3,但是具體實際我們打印機使用的ABS跟工業(yè)上的差多少還沒來得及測量,所以暫時不敢亂說,但是根據我打印的測試發(fā)現ABS是比PLA密度大一點的。
不但如此,兩種材料的粘度以及其他一些流體特性均很有可能差別很大,我自己打印ABS的時候溫度都已經上了270°C。但是打印ABS的效果真的很漂亮,如果設置好的話,打印質量跟PLA真的差挺多的,而且就ABS在工業(yè)上的用途畢竟還是很廣泛的,以后可以考慮多打印些ABS件。。?上б菦]毒沒討厭的氣味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