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內還在地球上研究生物3D打印時,國外已經把眼光瞄向了太空。
2018年7月31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3D生物打印公司Allevi與加利福尼亞州3D打印/空間技術公司Made In Space合作,共同開發(fā)了Allevi ZeroG,這是第一臺能夠在低重力條件下工作的3D生物打印機。
allevi-made-in-space-team-up-develop-first-3d-bioprinter-in-space-1 (1).png (253.87 KB, 下載次數: 152)
下載附件
2018-7-31 09:43 上傳
Allevi(前身為BioBots)由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yè)生Ricardo Solorzano和Daniel Cabrera于2014年創(chuàng)立。當時,雄心勃勃的二人組開始開發(fā)一種可用的桌面生物打印系統(tǒng),可用于各種研究和教育應用。
6b3fabc051ff4a9f83f81ac73cc145c9.png (180.27 KB, 下載次數: 161)
下載附件
2018-7-31 09:49 上傳
現在,四年后,該公司正在尋求通過3D生物打印機擴大其范圍。
“四年前,沒有人知道如何處理3D生物打印機,用戶必須連續(xù)幾個月訓練以獲得基礎知識,而且只有少數研究人員可以使用這些單位,”Solorzano說。 “我們設計了第一臺桌面3D生物打印機,并將其帶給全世界數百名科學家!
Allevi開發(fā)了Allevi 1,Allevi 2雙擠壓生物打印機和帶有6個打印頭的Allevi 6 3D生物打印機。它還開發(fā)軟件和bioinks,以便于設計和設計3D組織。
微信截圖_20180731095012.png (154.02 KB, 下載次數: 161)
下載附件
2018-7-31 09:50 上傳
“雖然我們繼續(xù)了解地球上3D生物制造的能力和制約因素,但探索太空中細胞功能的能力可以為我們提供前所未有的器官形態(tài)和功能的新發(fā)現,”Allevi說。
Made In Space是一個致力于通過將3D打印技術引入國際空間站(ISS)來提高軌道人類能力的組織。 2016年3月23日,Made In Space在國際空間站上推出了AMF,一種零重力,第二代3D打印機。該公司還獲得了世界上最長的3D打印對象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現在,Made In Space和Allevi正在共同開發(fā)Allevi ZeroG。 Allevi設計了一種兼容的擠出機,可以裝配到Made In Space現有的ISS增材制造工廠。根據Allevi的說法,ZeroG生物擠出機將“允許Allevi平臺上的科學家同時在地面和太空進行實驗,以觀察在有和無重力的情況下發(fā)生的生物學差異!
allevi-made-in-space-team-up-develop-first-3d-bioprinter-in-space-2.jpg (21.96 KB, 下載次數: 138)
下載附件
2018-7-31 10:11 上傳
△太空生物3D打印機Allevi ZeroG
“我們很高興繼續(xù)革新我們學習生物學的方式,不僅僅是在實地,而是現在在太空,”Allevi寫道。 “也許有一天,Allevi ZeroG將幫助宇航員進行3D生物打印替代器官進行深空旅行。我們很高興參加下一代太空競賽。”
編譯自:3ders
|
上一篇:3D打印進入制造業(yè),傳統(tǒng)模式向智能化轉型!下一篇:美21個州要求聯(lián)邦政府頒布3D打印搶支緊急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