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ard-wyss-institute-takes-wearable-electronics-next-level-hybrid-3d-printing-1.jpg (20.89 KB, 下載次數(shù): 1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7 13:18 上傳
南極熊2017年9月7日訊/作為3D打印技術的研究大咖,美國哈佛大學迄今為止已經實現(xiàn)了許多壯舉,比如用3D打印的模具造出了活的腎臟結構,開發(fā)出了無需支撐的空間金屬3D打印技術等。近日南極熊獲悉,這所全球最頂尖的高校又為我們來了新的驚喜 — 通過與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合作,其Wyss研究所開發(fā)出了一種新的混合3D打印技術,而它能夠制造出柔軟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有望將這個領域帶入一個新紀元。
harvard-wyss-institute-takes-wearable-electronics-next-level-hybrid-3d-printing-2.jpg (19.46 KB, 下載次數(shù): 1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7 13:18 上傳
下面,南極熊就為您簡單介紹一下這種混合3D打印技術。它的實施過程其實并不復雜:首先通過一種真空噴嘴將傳感器等電子元件精確地放到柔性基板上,然后使用由熱塑性聚氨酯(TPU)和微小銀片混合而成的導電墨水打印出電路結構。如此一來,一個完整的可拉伸電子設備就制造完成了。
harvard-wyss-institute-takes-wearable-electronics-next-level-hybrid-3d-printing-3.jpg (22.97 KB, 下載次數(shù): 1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7 13:18 上傳
harvard-wyss-institute-takes-wearable-electronics-next-level-hybrid-3d-printing-4.jpg (42.54 KB, 下載次數(shù): 1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7 13:18 上傳
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硬質的電子元件與柔軟的基板完美融合,研究人員想出了一種好辦法,就是在元件下方滴上一滴TPU墨水,再將其與基板相連。這樣,墨水便可以將元件固定住,同時將應力分散到整個基板上。而這還意味著整個裝置可以拉伸30%,同時仍可以保有功能。
harvard-wyss-wearable-electronics-5.jpg (25.26 KB, 下載次數(shù): 1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7 20:35 上傳
這種混合3D打印技術能完美控制打印電路的形狀和尺寸,同時還可以顯著縮短制造時間并降低成本,并且造出更強大的設備,所以應用前景可謂十分廣闊。而為了證明這點,研究團隊特意用它制作了兩個展品:其一是上圖中的應變傳感器 — 它可精確測量佩戴者手臂的彎曲程度,然后將結果顯示在LED顯示屏上,可行的應用之一是分析運動員的投擲技術;其二是一款壓力傳感器 — 當人踩上去后,它可以分析出腳的變形模式,然后以“熱圖”的形式將結果顯示出來。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將有關這種混合3D打印技術的論文發(fā)表到了《Advanced Materials》雜志上。如果你感興趣,可以點擊這里查看。
延伸閱讀:《南極熊盤點:哈佛大學的3D打印黑科技》
南極熊,3D打印專業(yè)媒體平臺。點擊進入網址http://www.beckysfeelgoodyoga.com/
編譯自 3ders
|
上一篇:Prodways收購Interson-Protac,瞄準3D打印聽力設備下一篇:3DCERAM參與歐盟Cell3Ditor項目,助力開發(fā)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