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rrior熊 于 2025-9-6 21:19 編輯
2025年9月6日,南極熊獲悉,韓國成均館大學、高麗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聯合研究團隊研制出定制化的骨植入物,可使用類似膠槍的設備熔化塑料粘合劑,直接提取骨植入物,用于患者的骨折或缺損部位。
屏幕截圖 2025-09-06 205804.png (213.14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9-6 21:11 上傳
研究成果以題為“In situ printing ofbiodegradable implant for healing critical-sized bone defect”的論文發(fā)表在國際期刊《設備》(Devices)上。這種方法已在兔子實驗中被證明安全有效,并有望在未來擴展到人體臨床試驗。
屏幕截圖 2025-09-06 210414.png (134.55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9-6 21:11 上傳
過去,骨骼損傷時,醫(yī)生會植入金屬假體或捐贈的骨骼。近年來,人們也開始使用3D打印機創(chuàng)建三維骨組織。然而,如果骨折區(qū)域不規(guī)則或結構復雜,則需要預先掃描、建模和制造流程才能定制植入物。這會增加時間和費用,并降低手術效率。捐贈骨骼還存在感染或免疫排斥的風險。
研究人員在原位打印骨移植材料。定制的骨植入物可直接提取,用于患者的骨折或缺損部位。主導這項研究的成均館大學全球生物醫(yī)學工程系李正承教授表示:“這項研究的想法是從實際醫(yī)生的意見中得到的?!贬t(yī)生們提到,即使事先用3D打印技術制作植入物,在手術中打開時,它們往往無法與缺損區(qū)域很好地貼合,因此需要進行額外的處理。
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可在手術部位直接打印植入物的裝置,采用一種長絲,混合了有助于骨再生的羥基磷灰石 (HA) 和可在體內安全分解的塑料聚己內酯 (PCL)。PCL 的熔點僅為 60 攝氏度,因此可在手術中安全使用,且不會損傷周圍組織。此外,熔化的 PCL 還能流入骨縫,填補不規(guī)則的骨折區(qū)域,使其無縫隙。通過調整纖維絲的 HA 比例,硬度和強度也可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屏幕截圖 2025-09-06 210050.png (1.2 M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9-6 21:11 上傳
研究團隊表示,醫(yī)生可以像握膠槍一樣握住植入物打印設備,并在幾分鐘內將材料堆疊到所需的方向和深度,以適應骨折的形狀。這使得無需復雜的CT(計算機斷層掃描)或建模和處理程序,就可以創(chuàng)建完美貼合的定制骨植入物。
研究團隊還添加了預防感染的功能。他們將抗生素成分萬古霉素和慶大霉素添加到纖維絲中,使其能夠在術后數周內逐漸釋放。因此,與服用或注射抗生素相比,骨骼周圍感染的風險顯著降低,同時副作用和耐藥性的風險也更低。
將這項技術應用于兔子股骨(大腿骨)骨折, 12周內骨骼快速再生,且未出現感染或組織壞死。研究團隊解釋說:“它在骨表面積和強度等關鍵指標上優(yōu)于現有的骨水泥。此外,打印的骨替代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分解,使新骨自然填充空間。”
李教授表示:“我們可以在手術室實時制作和應用骨植入物,這可以縮短手術時間并提高準確性。我們計劃在未來添加各種功能,以擴大應用范圍?!辈贿^,他指出,要實現商業(yè)化,還需要在豬和人類等大型動物身上進行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