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南極熊獲悉,普渡大學應用研究所(PARI)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fā)一種工藝,將深色陶瓷(能夠承受高超音速飛行的惡劣條件的材料)3D打印成高超音速飛行器部件的復雜形狀。目標是大規(guī)模3D打印這些部件,以提高效率和性能。這項研究是國防部制造科學技術計劃辦公室資助的五個項目之一,旨在實現(xiàn)高超音速飛行器部件的高效、高性能生產(chǎn)。
微信圖片編輯_20250217114518.jpg (135.65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5-2-17 11:46 上傳
突破深色陶瓷3D打印技術難題
Rodney Trice是工程學院材料工程系的教授,也是PARI高超音速先進制造技術中心(HAMTC)陶瓷加工領域的首席專家,他正在帶頭致力于增強這些材料以用于3D打印。這項技術允許打印出表面光滑、精度達到微米級別的復雜設計和幾何圖形,這對于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部件至關重要。
然而,深色陶瓷3D打印技術并非易事。由于深色粉末吸收紫外線,導致固化材料所需的紫外線無法有效穿透,從而限制了固化深度。這直接影響到制造每個部件所需的時間。為解決這一問題,Trice教授、材料工程博士生Matthew Thompson和HAMTC陶瓷研究工程師 Dylan Crump正在研究樹脂系統(tǒng)、表面處理方法以及其它可增加固化深度的技術。
Thompson解釋道:“我們正在作為材料研發(fā)的試驗臺,不斷調整材料屬性和進行表面改性,以提升性能并優(yōu)化打印過程!
此外,隨著打印部件尺寸的增加,后處理階段的挑戰(zhàn)也相應增加。更大的部件更容易出現(xiàn)分層和開裂等問題。因此,Trice、Thompson和Crump正在努力消除這些潛在問題,確保從小型到大型打印機的平滑過渡不會對部件造成損害。
Thompson強調:“我們的目標是找到解決方案,無論是建立生產(chǎn)流水線還是為利益相關者提供可用策略,確保在研發(fā)新系統(tǒng)時能夠節(jié)省時間!
微信圖片編輯_20250217114541.jpg (163.92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2025-2-17 11:46 上傳
△2023年,普渡大學應用研究所耗資4100萬美元在校園內開設高超音速和應用研究設施
3D打印全尺寸超音速燃燒沖壓發(fā)動機原型
雖然,這項研究未詳細說明3D打印技術的具體應用,但普渡大學先前已經(jīng)利用3D打印技術成功開發(fā)出高超音速發(fā)動機的原型。
去年3月份,PARI的研究團隊宣布,他們成功利用3D打印技術開發(fā)出全尺寸超音速燃燒沖壓發(fā)動機(scramjet)原型機。該發(fā)動機能夠支持飛機以超過5馬赫的速度飛行,展示了3D打印在航空航天制造領域的巨大潛力。
113821vr548d77jg7cg4gv.jpg (113.37 KB, 下載次數(shù): 2)
下載附件
2025-2-17 11:47 上傳
△早在2022年,普渡大學與Velo3D打印高超音速金屬零部件
3D打印原型機的開發(fā)得益于PARI高超音速先進制造技術中心(HAMTC)的創(chuàng)新設計和制造工藝。HAMTC的研究人員與GE增材制造公司合作,采用了GE Concept Laser X Line 2000R打印機進行大規(guī)模金屬制造。通過這種先進的3D打印技術,團隊能夠制造出具有復雜幾何形狀和重量輕、零件少的發(fā)動機部件,同時保持了發(fā)動機的高性能功能。
以上相關研究不僅為高超音速飛行器部件的制造帶來創(chuàng)新,還為3D打印技術在先進制造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的視角。隨著研究的深入,預計將會為相關領域帶來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