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3D打印概念的有20多家;萬德資訊中3D打印板塊就有22只成員股。但嚴格意義上來說,目前A股市場沒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真正從事3D打印業(yè)務,多以子公司參股或聯合科研機構成立實驗室;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yè)聯盟成員單位中,上市公司所占比例也非常小。我們把目前市場上廣泛流傳的3D打印概念股分成三類:公司澄清不從事3D打印相關業(yè)務的,如華中數控、光韻達(后來又公告對3D打印關注和研究);和3D打印相關、市場臆想將來可能從事3D打印相關業(yè)務、公司未明確說明的,如“3D打印材料”相關概念的宏昌電子、銀禧科技、深圳惠程、中利科技等,“激光設備”相關的大族激光、大恒科技、福晶科技、華工科技、蘇大維格等;公司定期報告或專門公告從事3D打印相關產品研發(fā)、項目投資的,如銀邦股份、海源機械、機器人、中航重機、南風股份等。 從二級市場來看,3D打印概念股都表現不錯。我們選取去年12月份附近最低股價和今年以來最高股價進行測算,公告真正參與3D打印的中航重機最高漲幅240.97%排名第一、為絕對的3D打印概念股龍頭,高樂股份漲幅也超過200%,還有海源機械、金運激光和江南嘉捷漲幅超過100%;而去年8月澄清公告中說明“最近一年不會開展3D打印技術這方面的產品和服務”的光韻達最大漲幅也超過200%、僅次于中航重機,未明確說明參與3D打印業(yè)務的大族激光、蘇大維格最大漲幅也超過100%。 建議關注短期真正受益3D打印上市公司 在定期報告、專門澄清或說明公告中列示從事3D打印相關產品和服務研發(fā)、項目投資的上市公司中,研發(fā)、產品開發(fā)進度也有較大差別。光韻達在今年的5月23日說明公告中指出,“一直密切關注各類激光應用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對3D打印技術也有進行關注和相關研究”,“但本公司目前并未開展3D打印技術方面的產品和服務”,只是關注和研究;江南嘉捷、東方鐵塔也是今年上半年才和相關方簽署合作協(xié)議,產品研制即將或剛剛開始,高樂股份5月公告計劃投資4000萬元設立深圳分公司、發(fā)展3D打印個性化服務等;而銀邦股份、南風股份去年8月份就成立了相關的子公司、有專門的項目投資規(guī)劃等,海源機械去年12月簽署合作協(xié)議、今年購買3D打印設備進行研發(fā)、6月份成立子公司并接受樣機訂貨,機器人和中航重機早在2011年就有產品突破、項目研發(fā)更早。 從介入3D打印產業(yè)鏈的位置來看,銀邦股份、海源機械主要介入上游3D打印材料領域,機器人、江南嘉捷等主要介入中游3D打印機領域,中航重機、南風股份、東方鐵塔和高樂股份等介入下游的3D打印服務領域。當然,這只是從目前的公開資料進行分析和判斷得出;實際上,未來這些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公司的實際產品研發(fā)進度考慮,進行產業(yè)鏈的上下游拓展。我們認為,從行業(yè)容量來看,未來3D打印行業(yè)上游材料和下游服務的空間較大、中游3D打印機的需求空間相對較小。 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實質性從事3D打印相關產品制造和服務、短期會帶來收益的5家上市公司:銀邦股份、海源機械、機器人、中航重機和南風股份。 銀邦股份 :飛爾康成立3D打印輕金屬研發(fā)中心 2012年8月15日,公司針對市場傳聞發(fā)布澄清公告。公司于2012年8月15日與無錫安迪利捷貿易有限公司簽訂了《關于合資成立飛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框架協(xié)議》,無錫安迪利捷貿易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吳鑫華(詳細情況參考附錄)。飛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于2012年8月30日取得《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注冊資本5000萬元、實收資本1000萬元,銀邦股份投資2250萬元、占45%,無錫安迪利捷貿易有限公司投資2750萬元、占55%,主要經營高密度、高精度粉末冶金零件、粉末材料、醫(yī)療器械零部件、各類新材料與復雜部件的研發(fā)、生產、銷售、技術服務和咨詢;飛而康主營業(yè)務中僅有部分產品涉及激光快速成型技術。 飛而康產品采用選擇性激光燒結成型技術,是金屬3D打印技術中的一種。飛而康預計投資額為1億元,進口了兩臺德國EOS高精度3D打印設備,一臺已實現正常運轉、另外一臺預計也將交付使用,目前處于比較早期的階段,預計2013年產能增長不會太多、2014年會產生效益貢獻投資收益。根據市場交流的信息,飛而康公司生產的3D打印粉末目前基本用于自供、主要營收來源是為外界其他3D打印服務(為客戶打印成品);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3D打印制造的產品不僅耗時短、還能對產品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客戶反響較好,未來根據需求情況還將增加設備規(guī)模。2012年,飛而康快速制造實現營業(yè)收入14.2萬元、凈利潤446.43萬元;2013年前5個月,飛而康實現銷售收入9.36萬元,凈利潤-107.43萬元。 2013年6月14日,公司公告中澳輕金屬聯合研究中心(3D打印)成立。2013年6月9日,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與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在公司參股公司飛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為“中澳輕金屬聯合研究中心(3D打印)”揭牌,宣告中澳輕金屬聯合研究中心(3D打印)的正式成立。中澳輕金屬聯合研究中心(3D打印)為中國副總理劉延東與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共同出席澳大利亞政府舉行的中澳建交40周年活動時,續(xù)簽《關于科學與技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的內容之一。此研究中心的掛牌得到了中國和澳大利亞雙方科技部的大力支持;研究中心匯集了中澳輕合金研究和開發(fā)的知名專家和學者,為輕合金研發(fā)搭建了更高層次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平臺,持續(xù)深化雙方在金屬3D打印領域的設計研究工作,建立新一代輕合金材料及添加材料制造技術的方法和工藝,將有力的推動輕金屬的持續(xù)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