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易絲幫
脊髓損傷(SCI)后,受損部位附近的內源性神經干細胞(NSCs)被激活,但由于惡劣的微環(huán)境,激活的NSCs難以遷移到損傷部位并分化成神經元。研究表明,體內植入線性有序排列的水凝膠支架可以顯著增強內源性NSCs的功能。然而,通過對神經支架的有序結構進行設計構建,使其發(fā)揮不同的功能,從而實現對多種組織器官的損傷修復,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640.jpg (31.46 KB, 下載次數: 192)
下載附件
2023-8-11 16:57 上傳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智軍研究員、黃潔副研究員及鄧宗武研究員等在國際學術期刊《Acta Biomaterialia》上發(fā)表了最新研究成果“Coaxial 3D printing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ed hydrogel scaffolds for on-demand repair of spinal cord injury”。研究者通過同軸生物3D打印技術,構建了一種具有分層結構的同軸水凝膠支架,用于脊髓損傷按需修復。通過將雙網絡水凝膠(由透明質酸衍生物和N-鈣黏蛋白改性海藻酸鈉組成,核心水凝膠支架)封裝到溫度響應的明膠/纖維素納米纖維水凝膠(Gel/CNF,外層水凝膠支架)中,構建出具有分層結構的同軸水凝膠支架。在支架移植初期,負載在外層水凝膠支架中的活性物質金屬卟啉隨著Gel/CNF在37℃環(huán)境中的降解而迅速釋放,抑制病變部位的初始氧化應激,以保護內源性NSC;而核心水凝膠不僅可以為NSCs提供機械支撐,其線性拓撲結構以及負載的N-鈣黏蛋白有助于SCI治療后期NSCs的遷移和神經元分化,從而有效地促進SCI大鼠的運動功能恢復。這種同軸水凝膠支架可以結合多種調控因素共同促進SCI修復。
640-1.jpg (31.38 KB, 下載次數: 175)
下載附件
2023-8-11 16:57 上傳
圖1:同軸結構水凝膠支架的制造和形態(tài)。
SEM圖像和光學顯微鏡清楚地顯示了同軸水凝膠支架的分層結構 (圖1a 和圖 1b)。核心支架孔徑為200-300 μm(圖1c),適合神經干細胞在水凝膠內部黏附和生長。將整個支架放在37℃環(huán)境5分鐘,外層水凝膠快速溶解,釋放出負載的金屬錳卟啉,有利于及時清除損傷初期產生的大量活性物質(圖1d)。而核心水凝膠支架可以長期存在,吸引內源性NSCs向損傷部位遷移,為NSCs的生長和分化提供長期的物理支撐(圖2)。
640-2.jpg (41.19 KB, 下載次數: 189)
下載附件
2023-8-11 16:57 上傳
圖2:核心水凝膠支架誘導NSCs遷移的能力。
640-3.jpg (33.78 KB, 下載次數: 200)
下載附件
2023-8-11 16:57 上傳
圖3:不同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脊髓損傷大鼠的運動功能恢復情況。
640-4.jpg (33.38 KB, 下載次數: 193)
下載附件
2023-8-11 16:57 上傳
圖4: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脊髓損傷恢復及神經纖維再生情況。
動物實驗結果表明,同軸水凝膠支架能有效促進損傷部位內源性NSCs向神經元的分化,顯著改善SCI大鼠后肢彎曲程度以及運動能力(圖3),并促進脊髓受損區(qū)域神經纖維的再生(圖4)。綜上所述,該研究利用生物3D打印構建同軸水凝膠支架促進脊髓損傷修復,為制造多功能神經再生支架提供了一種創(chuàng)新策略。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 ... i/S1742706123004051
人 物 簡 介
張智軍,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8年在日本關西學院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此后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學、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和 McGill 大學從事納米科技研究。2007年底回國受聘蘇州納米所研究員、課題組長。迄今為止在包括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及Biomaterials等國際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120余篇,共引用10000余次。獲美國專利1項、中國專利10項!靶滦图{米載藥體系研究”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6,排名第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