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設計與透視圖設計不一樣:
設計3D模型時,不需要注意實際物體的成形結果,大多數(shù)場景和對象將只包含可見的網(wǎng)格,對象間并不需要真正連接,你可以完全忽略物理世界的情況。但是一旦要用3D打印機打印模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個小教程將會介紹一些打印時會遇到的常見陷阱。
1、模型必須保持密合狀態(tài)
3D打印公司喜歡稱其為“水密性”。有些時候,因模型沒有密合產生問題時,尋找遺漏點十分困難。如果找不到遺漏點,可以使用AccuTrans 3D,它會高亮標出問題區(qū)域。
2、對象必須是流形的
流形的完整定義是一個純數(shù)學理論。對我們而言,當網(wǎng)格上一條邊同時代表多余兩個面時,這個部分就是非流形的。模型為流形,既任何一條邊不能共享兩個以上的面。舉例:
圖中兩個立方體有一個共同的邊,因此這條邊被四個面共享,此時就需要調整。軟件Blender可以幫助您在立方體中確定非流形部分:
用紅框標出后效果:
3 、注意最大尺寸和壁厚
模型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壁厚取決于您打算用的生產方式(材料等)。。
4、正確的法線
模型的所有表面法線應指向正確的方向。當模型包含反轉的法線時,打印機將無法區(qū)分網(wǎng)格、模型的里外結構。
結論
雖然3D打印建模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建!,如果從一開始就將細節(jié)制定好,3D打印建模就變得十分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