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們往往將建筑3D打印技術用于建造新的建筑,而香港大學教授 John Lin 和 Lidia Ratoi 將中國廢棄的傳統(tǒng)木屋與 3D 打印結構結合了起來。重新改造那些被廢棄的破舊木屋,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不但保護了文化遺產,而且重新發(fā)揮了房屋的功能。
這個項目被命名為“未來的傳統(tǒng)房屋”,是中國西南部一個鄉(xiāng)村政府計劃的一部分,計劃翻新數(shù)百座破舊的木屋。
finished9-copy-852x639.jpg (173.41 KB, 下載次數(shù): 438)
下載附件
2023-5-11 10:37 上傳
△3D打印的墻壁與木屋的原始結構融為一體
原來的房子被掃描,然后被拆除,然后再在 3D 打印的墻壁上擴建。
3D 打印的外墻擴大了原有房屋的空間,同時增加了額外的分隔墻以創(chuàng)建入口庭院廚房和浴室。
finished17-852x480.jpg (79.84 KB, 下載次數(shù): 462)
下載附件
2023-5-11 10:38 上傳
△老房子的瓦頂和木結構得到了回收和修復
在建造完 3D 打印墻之后,木結構和屋頂又被重新安裝回了房子。
教授們說:“這個項目的技術充當社會賦能者,并成為加強當?shù)睾臀幕ㄔO實踐的手段!
“考慮到現(xiàn)有的建筑結構是一種‘新自然’,無法改變,因此需要適應,這一過程涉及可持續(xù)性的關鍵領域:社會、技術和文化。”
finished27-852x568.jpg (85.35 KB, 下載次數(shù): 422)
下載附件
2023-5-11 10:47 上傳
△由 3D 打印墻結合木屋結構重新配置,可以增加新功能
這座房子的設計基于香港大學的 Lin 和 Sony Devabhaktuni 的研究,這項研究調查了中國農村偏遠地區(qū)的建筑商對房屋的創(chuàng)新改造。
他們的研究項目為這些古老的民居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被視為可以響應不斷變化的生活方式的持續(xù)靈活的設計修改,而不僅僅是保護文化遺產。
中國農村不斷變化的生活方式要求對傳統(tǒng)的中國木屋進行新的配置,因為缺乏靈活的空間來融入現(xiàn)代設施,導致它們經常被廢棄。
添加 3D 打印的墻壁讓當?shù)厝嘶厥者@些舊房子并將它們重新組裝成新房子。
finished38-852x568.jpg (79.17 KB, 下載次數(shù): 398)
下載附件
2023-5-11 10:48 上傳
△這個原型項目是 3D 打印技術如何用于房屋翻新的一個例子
“它概括了快速變化的生活方式的現(xiàn)實,處于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交匯點,既不是農村也不是城市,” Lin 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