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南極熊獲悉,金屬增材制造公司Rosotics推出了其新型 Mantis打印機的第一個完整原型,這是一種大尺寸打印機器,使用后可以折疊起來,便于包裝和運輸。
201646l5yb624b6wmkcevm.jpeg (61.95 KB, 下載次數(shù): 50)
下載附件
2023-4-3 21:41 上傳
Mantis打印機使用標準 240V 插座的電源,每小時可打印 45kg 材料,首批 Mantis 打印機將于今年 10 月交付,預計起價為每臺 95,000 美元。Rosotics 旨在制造直徑達 30 英尺的大幅面組件,聲稱他們的新型打印機可以生產(chǎn)比市場上任何其他 3D 打印機都大的物品。
擴大生產(chǎn),擴大應用
Rosotics 目前主要專注于航空航天應用,希望通過生產(chǎn)其最新的打印機來擴大這一領域和鄰近垂直領域的生產(chǎn)。 該公司已經(jīng)在梅薩的 Falcon Field 機場建立了 Mantis 生產(chǎn)裝配線,Rosotics 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 Christian LaRosa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將生產(chǎn)規(guī)模擴大到“每個季度數(shù)十臺”。展望未來,Rosotics 希望將 Mantis 的應用擴展到航空航天以外的領域。例如,該公司的目標是增加打印機使用的原料類型,以將其業(yè)務范圍擴大到能源和海事等新領域。
Rosotics于2022年在由Draper Associates牽頭的種子前融資中籌集了 750,000 美元之后,Mantis 的揭幕儀式也隨之揭曉。當時,Rosotics 首席運營官 Austin Thurman 表示,“雖然我們是從航空航天開始的,但我們的愿景是快速制造一切物品。Mantis只是一個開始,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發(fā)展,相信可以構(gòu)建位置和大小都不受限制的物品!
SeedScout-founder-Mat-Sherman-and-Christian-LaRosa-alongside-Mantis.-Photo-via-R.jpg (65.95 KB, 下載次數(shù): 56)
下載附件
2023-4-3 21:41 上傳
△SeedScout 創(chuàng)始人 Mat Sherman 和 Christian LaRosa 以及 Mantis。照片來自 Rosotics。
快速感應打印
Mantis 采用 Rosotics 的新型快速感應方法打印航空級鋼和鋁部件。 傳統(tǒng)的基于激光的 3D 打印方法使用單個噴嘴,往往會消耗大量能量并給用戶帶來風險,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提出了快速感應打印方法,快速感應不是使用外部源來加熱打印材料,而是使用感應從原料內(nèi)部加熱,從而產(chǎn)生用于打印的液體流。與傳統(tǒng)技術相比,這種方法消耗的能源和物質(zhì)資源要少得多。這是一種更高效并且完全不需要激光的新工藝,可以通過該噴嘴提高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此前Rosotics已經(jīng)探究了鐵合金等鐵磁材料的感應能力,現(xiàn)在也開始探索鋁等非鐵磁材料用于感應打印。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Rosotics使用包括鈷在內(nèi)的混合材料來制造專用打印噴嘴。LaRosa 指出,該噴嘴允許機器通過快速感應打印鋁材料,實現(xiàn)與鋼材相同的功率和輸出指標。
Rosotics-aims-to-use-its-rapid-induction-.jpg (17.67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2023-4-3 21:41 上傳
△Rosotics 旨在利用其快速感應打印技術高效地 3D 打印零件。
航空航天領域的增材制造
●航空航天領域的 3D 打印最近無疑是一個熱門話題,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初創(chuàng)公司Relativity最近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部隊發(fā)射了其 3D 打印的 Terran 1 火箭。雖然火箭(其中 85% 是 3D 打印的)未能進入軌道,但該公司證明 Terran 1 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其任務的大部分里程碑。LaRosa 稱這次活動證明了 3D 打印的穩(wěn)健性。
●2023年3月,太空居住技術開發(fā)商Vast已完成對美國航空航天公司Launcher的收購。通過這筆交易,Vast 希望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 Launcher 的3D 打印太空火箭,例如E-2 液體火箭發(fā)動機,以幫助實現(xiàn)他們創(chuàng)建人造重力空間站的使命。Vast 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 Jed McCaleb 評論道:“創(chuàng)新的下一步是居住。我們正在開發(fā)低成本空間站和人造重力,以便人們可以長期生活在太空中,而不會受到零重力的永久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