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TIG/MIG電弧3D打印技術? TIG(鎢惰性氣體)焊接是一種低熔化的高質量焊接技術。電弧在鎢電極和工件之間燃燒。電極并不熔化,他只作為電流導體和電弧載體。MIG(惰性氣體保護金屬電弧焊)焊接除用金屬絲代替焊炬內的鎢電極,其他與TIG一樣。他只要用于金屬3D打印的噴射傳遞、脈動噴射、球狀傳遞和短路傳遞。 目前基于TIG/MIG的電弧3D打印中使用較多的設備屬于數據控機床和機器人。數控機床多用于形狀簡單、尺寸較大的大型構件成形。機器人具有更多的運動自由度,與數控變位機相配合,在成形復雜結構及形狀上更有優(yōu)勢。
成形材料: 基于MIG的電弧3D打印常用成形材料有以下幾種: 1. GMT-P20Ni焊絲。以焊接開裂敏感度低的合金成分設計,適用于塑料射出模、耐熱模成形。制件具有良好的拋光性,焊后無氣孔、裂紋,打磨后表面精度高,經過真空脫氣鍛造后,預硬質33HRC,斷面硬度分為均一,磨具壽命達到300000小時以上。預熱溫度為250°C--300°C,后熱溫度為400°C--500°C,做多層焊補時,采用退法焊補,不易產生融合不良的缺陷。 2. GMT-MA-1G焊絲。其屬于超鏡面馬氏體時效鋼系焊絲,主要應用于軍工產品或要求極高的產品的鋁壓鑄模、低壓鑄造模、鍛造模、沖裁模、注塑模的堆焊。用于焊接硬度為48--50HRC的特殊硬化高韌度合金,可制作非常精密的模具,能實現超鏡面加工效果。 3. GMT-NAK80焊絲。適用于塑料射出模、鏡面鋼成形,所得制件硬度高、鏡面效果好。該焊絲加工性良好,焊接性能良好。
成形組織性能: MIG的電弧3D打印的堆焊成形過程中,熔滴向熔池過度的穩(wěn)定性對成形質量至關重要,電弧挺度弱于激光、電子束等高能束,已堆焊沉積層形貌質量對下一道次的堆焊表面影響較大,上一道次形,由于基板的表面質量、清潔度、加工狀態(tài)等不盡相同,因此首道次成形時應采用“強工藝規(guī)范”來弱化基板對成形質量的影響。在大電流、相對較高的送絲速度下首道次TC4鈦合金成形形貌特征,送絲速度WFS=10m/min時,首道次成形表面的“隆起”和凹陷不明顯,成形寬度方向的波動性較低;凇皬姽に囈(guī)范”的首道次成型中,不必考慮熔池內熔融金屬向兩側漫流,即重力對成形性的影響,持續(xù)地高速率送絲以弱化熔池內表面張力的作用,使得成形以熔融態(tài)金屬重力支配作用下的熔覆為主,可能會降低成形穩(wěn)定性對基板特征點的敏感度而獲得連續(xù)、穩(wěn)定一致的成形形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