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鎢有許多優(yōu)良的特性,它具有抗腐蝕性,其熔點為3422℃,是所有金屬中最高的,這使它成為在極端溫度下工作部件的理想材料。但有一個問題:它在室溫下非常脆,這意味著它很難用傳統(tǒng)技術進行加工。
電子束熔融
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現(xiàn)在已經(jīng)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將一種叫做電子束熔融(EBM)的增材制造技術應用于鎢加工。由此產(chǎn)生的無裂紋金屬可用于高溫部件,如火箭噴嘴、熔爐的加熱元件或聚變反應堆和醫(yī)學成像系統(tǒng)的部件。
1.jpg (187.96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2021-5-22 22:51 上傳
△使用電子束熔融的3D打印技術生產(chǎn)的鎢部件。照片來自Markus Breig, KIT
由應用材料研究所-材料科學與工程(IAM-WK)的Steffen Antusch領導的KIT研究人員已經(jīng)研究了幾種不同的3D打印方法,以制造幾乎不需要后期加工的鎢部件。在他們的最新工作中,他們使用EBM來減少鎢在加工過程中的應變,從而生產(chǎn)出一種沒有裂縫的軟性材料,更容易處理。
EBM技術使用在真空中加速的電子束來熔融金屬粉末。通過移動電子束,有可能以添加方式從金屬中生產(chǎn)出三維部件,也就是逐層生產(chǎn),這項技術最初是為鈦合金和需要高加工溫度的材料開發(fā)的。
預熱減少變形和固有應力
為了使用鎢創(chuàng)建3D打印部件,Antusch和他的同事通過EBM機器中的電子束在熔融鎢金屬粉末前對其進行預加熱。研究人員解釋說,這種預熱程序減少了金屬的變形和固有應力,使得加工在室溫下容易斷裂但在預熱后可以變形的材料成為可能。
Antusch宣稱EBM與其他技術(如激光打。┫啾,在生產(chǎn)無裂紋鎢部件方面要好得多。而且,與粉末注射成型技術(另一種廣泛采用的用于制造復雜、大批量凈成形部件的先進制造技術)不同,Antusch指出,使用新方法"你不需要昂貴的工具,可以自由設計打印部件"。
IAM-WK的研究人員參與了亥姆霍茲協(xié)會和歐洲聚變計劃(EUROfusion)的工作,其長期目標是為聚變能源和醫(yī)學工程中的高溫應用開發(fā)材料和工藝(如為CT掃描儀制造零件)。他們現(xiàn)在計劃對其打印的鎢材料的機械性能進行表征和測試,以用于此類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