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抗“疫”,“柔情”個性化3D打印防護面罩支援防疫一線 —盧秉恒院士3D打印團隊抗“疫”行
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積極抗擊新冠疫情的當下,全國多地醫(yī)療防護物資各種緊缺,醫(yī)用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醫(yī)療物資紛紛告急。
國家增材制造創(chuàng)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學、西京醫(yī)院緊急組建研發(fā)團隊將先進的3D打印技術與醫(yī)療輔助產品設計研發(fā)緊密結合,利用自主創(chuàng)新的3D打印技術,快速完成個體化3D打印防護面罩產品定型、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成品生產,為醫(yī)護人員保駕護航,有效地助力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這段時間白衣天使們因佩戴的防護產品不具備個性化適配的性能,且因壓迫造成面部破損的新聞時有報道。3D打印的優(yōu)勢是個性化設計、個體化加工,可以為個性化防護產品的研發(fā)生產,最大限度保護醫(yī)護人員提供很好的解決方案。西安交通大學盧秉恒院士團隊在3D打印領域有著多年的豐富的研發(fā)經驗,因疫情緊急組建起來的研發(fā)團隊此次充分發(fā)揮了3D打印技術個性化優(yōu)勢,結合醫(yī)護人員需求,通過采集每個醫(yī)護人員個性化的面部三維特征,利用護目與呼吸過濾一體化的設計思路完成個性化面罩的設計,并利用柔彈性新型3D打印材料通過3D打印快速加工及時、有效地響應了醫(yī)護要求。
image001.png (485.35 KB, 下載次數: 349)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總理接見盧秉恒院士
研發(fā)團隊緊鑼密鼓開展工作,在前期定性開發(fā)過程中,團隊人員發(fā)現因打印面罩使用的是硬質材料,很快使得佩戴者被壓迫部位破損,使得佩戴者在佩戴過程中遭受痛苦。但市面上可以找到的曝光3D打印材料要么硬度高、可用性差,要么成本高且與國外打印設備綁定不允許使用國內自主開發(fā)設備進行加工,日后難于量產去及時響應一線使用要求,時間緊迫,怎么辦?
image003.png (153.25 KB, 下載次數: 359)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image005.png (510.42 KB, 下載次數: 364)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醫(yī)護人員因面部壓破形成的面瘡
這時西京醫(yī)院付軍主任醫(yī)師想起,臨過年前,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的盧秉恒院士3D打印團隊的合作伙伴王莉教授介紹過他們剛剛開發(fā)的快速打印軟質柔彈性材料,這個材料應該可以更好的滿足佩戴需求。這段時間全國人民都關注著疫情發(fā)展,王老師也不例外,作為科研工作者她也在考慮如何利用自己研究工作給國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2人溝通了想法后一拍即合。
image007.jpg (42.17 KB, 下載次數: 355)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西交大機械學院王莉教授與西京醫(yī)院付軍主治醫(yī)師討論新型柔彈性材料面罩開發(fā)方案
王莉教授立刻向給盧院士做了匯報,盧院士聽聞表態(tài)全力支持,因學校還沒有開學,實驗設備運行與操作人員難以及時到位,盧院士馬上協(xié)調國家增材制造創(chuàng)新中心配合王老師組織人員制備軟質材料并進行打印實驗驗證。
image009.jpg (23.92 KB, 下載次數: 351)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image011.jpg (16.57 KB, 下載次數: 331)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國家增材制造中心對設計面罩進行柔彈性材料3D打印
經過團隊合作,在針對柔彈性材料面罩做了3版修改后,打印的柔彈性一體化面罩終于可以更精準貼附使用者面部皮膚。并且因使用材料具有柔彈性不僅能夠最大程度提升面罩氣密性,更可以最大限度減低局部壓迫,在達到防護功能的同時,還能緩解因長時間佩戴引起的不適感,同時還可以減少口罩的消耗,一舉三得。
打印版本迭代及佩戴測試-柔性動圖.gif (1.98 MB, 下載次數: 371)
下載附件
2020-3-30 16:30 上傳
image014.jpg (19.26 KB, 下載次數: 338)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image016.jpg (13.84 KB, 下載次數: 333)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image018.jpg (32.87 KB, 下載次數: 331)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打印版本迭代及佩戴測試
這樣在經過多次設計版本升級及打印工藝適配及佩戴測試,整個團隊在3天內快速完成產品定型、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最終定型批量生產。與此同時,團隊實現了本地生產,就近服務,為疫情防控保駕護航,充實了一線防控物資的日常使用需求。成品出來后,整個團隊都非常激動,這不僅是研發(fā)成功,更多的是能為阻擊新冠疫情貢獻綿薄之力的喜悅。
image020.jpg (46.56 KB, 下載次數: 350)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王莉教授把個性化面罩一對一交付一線醫(yī)護人員
盧秉恒院士團隊開發(fā)的高速面曝光3D打印技術前后在陜西省科技計劃、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廣東省重點專項等支持下開展研究,目前已經完成原理驗證及配套材料開發(fā),正在探索產業(yè)化方法。除完成自主研發(fā)外,目前團隊還可對多種市面已有材料進行適配,打印速度是已有3D打印技術速度的10倍以上,因可進行產品開發(fā)與生產的快速響應,廣大產業(yè)界及終端用戶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目前正在進行產業(yè)化推廣,聯系方式:13991386876.
image022.jpg (10.65 KB, 下載次數: 335)
下載附件
2020-3-30 16:23 上傳
高速打印動圖.gif (1.96 MB, 下載次數: 361)
下載附件
2020-3-30 16:30 上傳
高速面曝光3D打印設備及打印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