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任輝 劉亞雄
雙光子聚合技術(two-photon polymerization,TPP)由于其超高的加工精度使得其能夠進行滿足微納米結構的增材制造,其加工原理如圖1所示。飛秒激光器通過PS1與PS2兩級功率衰減后可以實現(xiàn)光源功率功率精確的控制,之后通過光路系統(tǒng)進行濾光、擴束后,最后經(jīng)過大數(shù)值孔徑的物鏡Obj對可光固化材料進行制造。同時,樣品也被紅色LED照亮使得CMOS攝像頭能夠實時監(jiān)控制造過程。傳統(tǒng)單光子聚合在光線通過的地方都能發(fā)生聚合反應,而雙光子聚合要求化合物同時吸收兩個光子,聚合反應只能發(fā)生在光很強的地方,一般需要光束聚焦方可,因此,雙光子聚合是點聚合。
pic457.png (72.83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2019-8-5 14:36 上傳
圖1 雙光子技術原理圖解 SZ2080是一種新型的有機—無機基團聚合材料,立陶宛Vilnius University的Linas等人[1]通過TPP技術進行了該材料的相關研究。由于發(fā)現(xiàn)純SZ2080材料不需要光引發(fā)劑即可進行光固化,研究團隊通過以不同的激光功率與掃描速度對同一模型進行制造,確定了TPP工藝制造純SZ2080以及添加1wt%光引發(fā)劑369的工藝窗口,如圖2所示,綠、黃、紅三色線框內分別表示模型特征成型良好、較差、幾乎不能成型。
pic458.png (259.02 KB, 下載次數(shù): 82)
下載附件
2019-8-5 14:36 上傳
圖2 激光功率與掃描速率對模型成型情況的影響 由于SZ2080中含有硅和鋯的無機基團,可以通過燒結得到玻璃陶瓷支架,如圖3所示。此外,該材料已經(jīng)研發(fā)出含硅、鋯、鍺等一系列可用于TPP技術制造的原材料,因此Linas等人認為該在生物陶瓷植入支架方面前景廣闊。但是目前由于雙光子技術加工緩慢、成型尺寸小等問題的存在[2],雙光子技術在生物醫(yī)用材料加工的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相關研究也是停留在組織工程微納結構的研究上。
pic459.png (123.65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2019-8-5 14:36 上傳
圖3 SZ2080支架燒結前后尺寸對比 參考文獻:
Jonušauskas L, Gailevičius D, Mikoliūnaitė L, et al. Optically Clear and Resilient Free-Form μ-Optics 3D-Printed via Ultrafast Laser Lithography[J]. Materials, 2017, 10(1):12.
來源: 供稿人:任輝 劉亞雄 供稿單位: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