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y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阮長順副研究員課題組與天津大學材料學院劉文廣教授團隊合作在三維打印構建骨/軟骨一體化修復支架領域獲得新進展。該團隊首次運用直接一步法3D打印技術構建生物活性梯度的高強度水凝膠,實現一體化仿生骨-軟骨雙相結構,并證實其體內外具有同時促進骨-軟骨修復能力。此項研究成果以題為Direct 3D Printing of High Strength Biohybrid Gradient Hydrogel Scaffolds for Efficient Repair of Osteochondral Defect(直接3D打印高強度雜化梯度水凝膠支架用于骨軟骨修復)發(fā)表在權威刊物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先進功能材料》,2018 DOI: 10.1002/adfm.201706644,影響因子12.124)上。
微信截圖_20180125161037.png (354.17 KB, 下載次數: 120)
下載附件
2018-1-25 16:10 上傳
關節(jié)軟骨本身沒有神經及血管支配、且所含細胞量極少,損傷后很難實現自身修復。而且一旦軟骨受到損傷,會累及軟骨下骨,進而導致骨-軟骨缺損。由于軟骨和軟骨下骨的生物學特性不同,導致骨-軟骨一體化修復極具挑戰(zhàn)。通常先分別制作骨和軟骨組織仿生支架,再組裝成骨-軟骨一體化再生支架,往往在實際中骨與軟骨之間的界面結合力比較弱,難以滿足應用需求。因此,如何快速構建仿生骨-軟骨再生修復的一體化再生支架具有較大挑戰(zhàn)。
微信截圖_20180125162547.png (475.44 KB, 下載次數: 122)
下載附件
2018-1-25 16:26 上傳
本研究中,該團隊發(fā)明了一種可直接3D打印的氫鍵增強的高強度水凝膠墨水。該墨水是一種基于丙烯;拾滨0罚≒NAGA)共聚物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膠,PNAGA共聚物水凝膠具有比其均聚物水凝膠更低的熔融溫度和更好的流動性,可直接3D打印,無需光交聯(lián),打印后可快速固化成型并保持完好的宏觀和微觀結構。同時,團隊模擬軟骨-骨一體化結構,利用多噴頭交替打印制備成底層含有β-TCP,頂部含有若干層負載生長因子TGF-β1的梯度支架。該生物雜化梯度水凝膠支架長期浸泡PBS后,仍保持穩(wěn)定的孔隙結構和良好的機械強度,在高孔隙率下,壓縮強度仍然超過1 MPa,循環(huán)壓縮100次后,未發(fā)現強度下降和剝離。體內實驗表明該雜化梯度水凝膠支架可以同時促進軟骨和軟骨下骨再生。
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基金、深圳市孔雀團隊、廣東省青年撥尖人才及深圳市科創(chuàng)委等項目的資助。
來源: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醫(yī)藥所退行性中心
|
上一篇:由于開發(fā)成本太高,3D打印公司決定緊靠奢侈品這顆大樹下一篇:4D打印幫18歲少女再造女兒身,開啟“醫(yī)工結合”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