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軟熊 于 2017-8-11 15:50 編輯
南極熊之前報道,上海同濟大學校門口建起了兩座3D打印的人行天橋。但是,前兩座天橋都僅作展示用,不做承重測試也不允許行人通過。據(jù)南極熊了解,2017年8月10日,江蘇首座3D技術“打印”出來的橋昨天上午在南京舉行竣工慶典,這是南京危橋改造中首次應用這樣的“黑科技”來造橋欄,并且全部由南京嘉翼精密機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來完成。這也是3D打印建筑在打印景區(qū)廁所后,又一次成功的應用在公共建筑領域,標志著我國的3D打印建筑技術越來越成熟了。
b27f6d86d0de8834e0b63b15d2c726bd.jpg (50.42 KB, 下載次數(shù): 127)
下載附件
2017-8-11 15:29 上傳
在六合雄州街道瓜埠社區(qū)的豐原路橋上,嶄新的橋欄十分堅固。南京嘉翼精密機器董事長李進表示,如果按照傳統(tǒng)技術來改造這座危橋,成本就要15萬元以上,施工工期最少也要1個月,而現(xiàn)在使用3D打印技術來建設,費用只有5萬-6萬元,從加工到安裝只要10天就弄好了。
10703a25f5c328071d79654f3383955b.jpg (53.63 KB, 下載次數(shù): 130)
下載附件
2017-8-11 15:29 上傳
據(jù)介紹,該公司設備全部是自主研發(fā)并擁有專利,從設計到生產(chǎn)、安裝都是自己的技術。南京這座橋梁欄桿經(jīng)過強度測試鑒定,是傳統(tǒng)水泥澆筑橋欄的2-3倍,達到60兆帕。
bb391f2c16f515c0f74d4db6a0287f2a.jpg (64.64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17-8-11 15:29 上傳
南京興華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劉子潔表示,3D建筑目前在我國處于萌芽發(fā)展期,除了節(jié)約成本的好處,這種技術還符合國家綠色環(huán)保以及無人施工等未來發(fā)展的方向,這個樣板工程“首次落地”江蘇,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南極熊了解到,這樣的3D技術接下來還將在南部新城建設中使用。
e23c536ff5a8f5febb54bb9c20cc538f.jpg (40.99 KB, 下載次數(shù): 102)
下載附件
2017-8-11 15:29 上傳
2017年8月10日,江蘇首座3D技術“打印”出來的橋在南京投入使用,這是南京危橋改造中首次應用這樣的“黑科技”來造橋欄!
來源:江蘇網(wǎng)絡電視臺 延伸閱讀:3D打印技術現(xiàn)在可以造橋了,而且是鋼筋混凝土橋
3D打印人行天橋現(xiàn)身同濟大學:僅供觀賞不讓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