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軟熊 于 2017-4-14 14:32 編輯
據南極熊了解,2017年4月14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手外科醫(yī)師聯合三的部落工程師共同完成的3D打印運用于手部手術導板的醫(yī)療案例。而手舟骨骨折是比較常見的骨折,發(fā)生率約占全身骨折的2%,腕部骨折的60-70%
faf9665fa5d1b9d27c224c640bb6706d.png (341.39 KB, 下載次數: 110)
下載附件
2017-4-14 14:27 上傳
圖1 舟骨骨折示意圖 經皮內固定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治療方法,它有著快速治療和恢復活動能力的優(yōu)點。
c41ac4324ec2abd51e9e4f37e5d58702.png (314.14 KB, 下載次數: 112)
下載附件
2017-4-14 14:27 上傳
圖2 空心釘內固定治療方法圖解 一般說來,掌側入路的經皮內固定是很有挑戰(zhàn)性的手術,因為放置導針往往不能一步到位,需要在C臂等X光設備多次引導下,反復嘗試和調整才能成功。因此目前有很多醫(yī)療器械公司正在研發(fā)手術導航類的設備,來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效率。
acf7afee3a7ae3562db5d9fd871ea56f.png (236.04 KB, 下載次數: 104)
下載附件
2017-4-14 14:27 上傳
d5ff19129d048ba7799a63db9175684c.png (288.29 KB, 下載次數: 96)
下載附件
2017-4-14 14:27 上傳
從數據重建-到手術應用 隨著3D打印技術在醫(y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手外科徐文東教授、尹華偉博士敏銳地發(fā)現,提高經皮內固定效率的手段也有了新的選擇。通過預先調整好手術體位,再拍攝CT獲得影像數據,再通過軟件重建出病人骨骼和皮膚數據,同時醫(yī)生確定好入針的角度和入針點,以此為基礎,在三的部落設計師的幫助下,設計出貼合病人皮膚且能保持病人手部姿勢的類似夾具的手術導向器。設計好后,使用符合醫(yī)用規(guī)范的打印機和打印材料,制作出來,并用于手術。實際應用下來,僅需1次透視來確認導針是否安裝到位,做到One shot, One cure 的良好效果。
e84257927b0ef153ab1cb1ad6a18d623.png (332.35 KB, 下載次數: 100)
下載附件
2017-4-14 14:27 上傳
此后通過技術高超的醫(yī)生和經驗豐富的三的部落工程師配合,并陸續(xù)做了多次投入實戰(zhàn),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正是有這樣一群人的努力,使3D打印的手術輔助工具應用于實際治療成為了可能,并開啟了精準醫(yī)療的大門。目前該手術方式已發(fā)表于手外科國際著名雜志Journal of Hand Surgery American edition并獲國家專利。
來源:3D部落
1500例3D打印臨床案例,湘雅醫(yī)院骨科團隊,榮獲BoneTech“最佳3D打印創(chuàng)新應用獎”
我國完成首例“3D打印+AR技術”骨科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