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軟熊 于 2017-4-7 15:18 編輯
非晶態(tài)金屬(金屬玻璃)又稱非晶態(tài)合金, 它既有金屬和玻璃的優(yōu)點, 又克服了它們各自的弊。绮Aб姿, 沒有延展性.金屬玻璃的強度高于鋼, 硬度超過高硬工具鋼, 且具有一定的韌性和剛性, 所以, 人們贊揚金屬玻璃為“敲不碎、砸不爛”的“玻璃之王”。
232751vgrq0v4d2w1x04g0.jpg (12.19 KB, 下載次數(shù): 86)
下載附件
2017-4-7 14:56 上傳
非晶態(tài)金屬集眾多優(yōu)異性能于一身,如高強度、高硬度、耐磨以及耐腐蝕 等。這些優(yōu)異的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裝甲防護、精密儀器、電力、 能源、電子、生物醫(yī)學等領域都存在廣泛的應用前景。近日,美國加州理工大學通過增材制造技術來獲得非晶態(tài)金屬的專利獲批,該技術已與國際上著名的幾家大型企業(yè)開始展開商業(yè)合作對話。
amorphousmetal_patent.jpg (39.11 KB, 下載次數(shù): 103)
下載附件
2017-4-7 14:55 上傳
專利名稱: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objects including amorphous metal using techniques akin to additive manufacturing
非晶態(tài)金屬的特點是其無序的原子結構,被實現(xiàn)為高效的工程材料,不僅比傳統(tǒng)金屬硬得多,一般比陶瓷材料更硬。也相對耐腐蝕,并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然而,非晶態(tài)金屬的制造是充滿挑戰(zhàn)的過程,特別是通常需要高于其熔化溫度,并迅速冷卻,使其避免結晶,從而形成的非晶態(tài)金屬玻璃。制造過程需要非凡的冷卻速度,并限制了它們可以形成的厚度,因為較厚的部分很難被迅速冷卻。
加州理工大學制造非晶態(tài)金屬的方法為:將第一層金屬合金表面高溫熔融;迅速冷卻這層熔融金屬合金,凝固形成非晶態(tài)金屬的第一層;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層的加工。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的是“噴涂技術”應用至每一層,包括等離子噴涂、電弧噴涂等方法。“噴涂技術”可以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金屬絲和金屬粉末。根據(jù)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該“噴涂技術”為DED直接能量沉積3D打印技術。
amorphousmetal_patent2.jpg (52.14 KB, 下載次數(shù): 91)
下載附件
2017-4-7 14:55 上傳
圖片:冷卻速率與非晶態(tài)金屬特征關系 隨著加州理工大學的此項專利獲批,該技術正式進入商業(yè)化階段。無獨有偶,非晶態(tài)金屬進入商業(yè)化成為2017年金屬增材制造界的熱門話題。此前,EOS還投資非晶態(tài)金屬3D打印初創(chuàng)企業(yè)Exmet,Exmet是從2016年起與德國材料巨頭Heraeus集團合作研發(fā)非晶態(tài)金屬3D打印技術,與加州理工大學所使用的DED技術不同的是,Exmet在工廠中配備了一臺EOS M 290 金屬3D打印機,用于制造高性能的非晶態(tài)金屬零部件。
在國內,大連交通大學研究非晶態(tài)金屬的制造已久,還通過采用熔體噴鑄的方法制備了板狀非晶合金Zr55Al10Ni5Cu3。大連理工大學通過真空操作環(huán)境中主要利用將工作臺外側設置冷卻液工作池,保證所制備的金屬構件始終處于較低溫度,提高金屬構件熔池附近的溫度梯度,從而快速高效地擴散掉金屬構件熔池附近熱量,進而避免晶化的發(fā)生。
來源:3D科學谷
延伸閱讀:
瑞典Exmet公司非晶態(tài)金屬3D打印技術獲EOS戰(zhàn)略投資
大連交通大學:如何將3D打印技術用于制造非晶態(tài)金屬
|
上一篇:爆料:Carbon高速 3D打印機報價單,M2租金5萬美金/年,3年起租下一篇:戴尅戎院士:3D打印義眼150只/小時,2017世界骨科創(chuàng)新大會·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