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深圳TCT亞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覽會隆重啟幕,本次展會匯聚逾200家參展企業(yè)與上萬名專業(yè)觀眾,現場氣氛熱烈,南極熊作為戰(zhàn)略合作媒體對本次展會進行報道。
在展會現場,南極熊探訪了河南能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一家專注于金屬及陶瓷3D打印粉末材料研發(fā)與生產的企業(yè)。能微新材料以射頻等離子體球形化技術為核心,致力于為航空航天、電子工業(yè)、增材制造等領域提供高性能特種粉體。
公司主要聚焦于難熔金屬及其合金粉體的加工處理,涵蓋鎢、鉬、鉭、鈮等典型高熔點金屬,并可處理硼化鎂、礬類化合物及氧化鋁、氧化硅等陶瓷材料?,F場展示了多規(guī)格球形鎢粉,包括5-20微米、5-53微米、53-106微米等不同粒度段,同時還包括球形硅粉、鉬粉、碳化鎢等產品。據能微介紹,球形硅粉在國內市場中具備顯著技術優(yōu)勢,目前能微在該類材料方面已積累豐富經驗并實現穩(wěn)定供應。
射頻等離子體技術作為能微的核心工藝,雖單次產出速率不高,但具備可24小時連續(xù)生產、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綜合成本并不高昂。更突出的是,該技術具備極高的物料回收率——針對目標粒度設計的原料投入可實現80%以上甚至97%-98%的收得率,極大降低了中間物料浪費和二次處理成本。
目前,能微的客戶群體以金屬3D打印服務商和設備商為主,同時粉體產品也廣泛應用于電子行業(yè)導熱材料、導電漿料等多元場景。公司指出,未來粉體技術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仍是“球形化”與“納米化”,而射頻等離子體技術恰可同時覆蓋這兩大趨勢。
此外,該技術還能實現一些傳統(tǒng)熔煉無法制備的新型合金材料。在失重狀態(tài)下完成熔化與球化,有效抑制成分偏析,尤其適用于高/低熔點組分共存的體系,為新材料研發(fā)與極端條件應用提供了可行路徑。
在南極熊看來,能微新材料憑借射頻等離子體這一先進粉體處理技術,正在高端金屬與陶瓷粉體領域逐步構建自身優(yōu)勢。伴隨增材制造向高溫、高強、特種合金方向不斷深化,具備球形化、高純度、可定制能力的粉體供應商,將持續(xù)為行業(yè)注入關鍵材料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