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大學(xué)洛杉磯分校(UCLA)的一組工程師們剛剛創(chuàng)造了一種3D打印附件,能讓智能手機的攝像頭變成能拍90納米的微型顆粒的超級顯微鏡。研究者認為這種附件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夠拍到單納米顆粒和病毒的便攜式的手機成像設(shè)備。
1.jpg (27 KB, 下載次數(shù): 178)
下載附件
3D打印附件將智能手機變成超級顯微鏡
2013-10-17 11:17 上傳
光的波長能夠測量到幾百納米級別的物體。比這個級別還要小的成像對象被稱為“次波長(sub-wavelength)”,要測量這一級別的對象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測量時信號強度和對比度都會變得非常微弱。
不過,加州大學(xué)洛杉磯分校的Aydogan Ozcan教授的研究組卻能夠通過3D打印顯微鏡附件的方法將智能手機轉(zhuǎn)換成次波長顯微鏡。他們使用的3D建模軟件是注明的Autodesk出品的Inventor,而3D打印機則是一臺Elite,Dimension。
原理如下:
2.png (134 KB, 下載次數(shù): 186)
下載附件
3D打印附件將智能手機變成超級顯微鏡
2013-10-17 11:17 上傳
3.png (131.6 KB, 下載次數(shù): 196)
下載附件
3D打印附件將智能手機變成超級顯微鏡
2013-10-17 11:17 上傳
這個設(shè)備采用一個激光二極管來給樣品提供照明(從一個約70度的大角度),這個角度能夠防止鏡片捕捉到散射光而增加整個裝置的信噪比。
科學(xué)家們用這個裝置探測到了人類巨細胞病毒(HCMV),一種能夠引起新生兒缺陷的常見病毒,大小為150~300納米。而在其他實驗中,一些已知大小在90~100納米范圍的納米顆粒也順利被探測到。而且這些結(jié)果之后還被一臺掃描電子顯微鏡所證實。
有關(guān)此項目的學(xué)術(shù)論文發(fā)表在學(xué)術(shù)月刊ACS Nano上。 fangpian3.com
|
|